海平面以下的湛藍世界The Stunning Beauty under the Sea Level
採訪撰文:鄭蕙質 專業諮詢暨圖片提供:Yorko
Summer │本文刊載於大金Life & Air季刊 No.29
潛入海裡,感受前所未有的寧靜,欣賞悠游的魚群與海底生態,是截然不同的休閒體驗。陸地上的世界,有山、有雲、有城、有景,是我們所熟知且慣於探索的,但海平面以下的世界呢?優游的魚群,那廣大無垠的藍,像是另一個神秘的宇宙,靜待著游人跨越那邊界,一探海底究竟。
海水之中 如魚悠游
以整個地球而言,海洋占七成的面積,水裡的景色與陸地相比毫不遜色,只是人們慣於地表上的世界,鮮少有機會體驗海底悠游的暢意。國際知名水下攝影師、也是潛水達人的Yorko Summer,便特別介紹到順流與斷層潛水,當受過正規訓練的潛者潛入海底,順著海潮的方向潛游,便能體驗與潮流並進的自由;而斷層潛水則可看見洋流交會,與許多精彩的生物相遇。那大千世界,在湛藍海水的包容下,份外美麗。
潛水歸屬於休閒活動之一,倘若想要進入海域探索,需要完成潛水訓練及考取執照。一般來說,十二歲以上、略懂游泳且身心健全是入門基礎,有體力有興趣就可初嘗,通常人們會擔心年紀或體力無法負荷沉重的潛水裝備等,實際上大海的浮力能助你一臂之力,在海裡時,這些裝備反而顯得輕。另外,一入海裡,動作愈輕,氣瓶的消耗愈慢,反之則氧氣消耗愈快,所以透過基本訓練來學習與熟悉海底的規則、並在潛水時確實遵守,便是確保安全潛水最為重要的部份。
國際認證潛水執照種類
國際認證潛水執照分有不同系統,目前會員人數居冠、最廣為人知的為PADI(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ing Instructors),此系統從開放水域潛水員到領導階級共細分8級。
以初學者來說,「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(Open Water Diver)」為最基本的潛水課程,最深可潛至18公尺,經由合格的潛水教學,完成水肺潛水基礎與技術相關訓練後便可領取檢定證書。再進一階的為「開放水域進階潛水員(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)」,包含深潛、船潛、夜潛等不同潛水專長訓練,最深可潛至40公尺,此深度也是一般潛水員的極限,如想要再深入海底,或對其它不同系統有興趣,則可依個人需求向專業潛水教學中心詢問。
不過,無論是何種階級,潛水是團體活動,每一次都需結伴同行,絕對不要單獨一人,在海底遇有任何問題才能互相幫忙,而一次潛水時間大約是30分鐘至1個小時間,實際依各人狀況而有所不同。針對潛水初學者,Yorko便建議道:「5米~40米是潛水視野最精彩的環境,海底的景色變化度也高,建議實際下水前先熟悉如何控制中性浮力,便可自在探索海底美麗的景色。」
小標:國內外知名潛水景點
台灣知名的潛水地點,北部是以東北角與八斗子為主,東北角因為地處海灣內,較少風浪的影響,所以像龍洞灣的幾個潛點,就十分適合初學者練習;而八斗子的潛點則可見到多樣海底生物與軟珊瑚等。再往南去,則有墾丁後壁湖及位於恆春半島西邊的合界等,海底景色也十分豐富完整,各類魚種皆容易見到,是潛水的熱門地點。東部則以綠島及蘭嶼為主,多采多姿的珊瑚及各種模樣的無脊椎動物,讓海底像一幅斑斕畫作般引人。基本上,在台灣,一年四季皆可潛水,但主要因為夏季多颱風,颱風前後洋流變化大,計畫潛水前需要先作好功課,避開這個時間較為安全。
國外的知名潛點,離台灣近一些的潛水天堂──帛琉(Palau),一個被形容為彩虹故鄉的地方,一年四季如夏,皆適合潛水,「但最好的季節是11月~6月。」曾經長期居留在帛琉的Yorko補充道。當地重點浮潛景點之一為美麗的水母湖,與絕無僅有的無毒水母在海中近距離接觸,可是一輩子難忘的體驗。另一個不能錯過的景點則是大斷層,高度落差數百公尺深的水下斷崖,地形壯觀又生態豐富,可以見到各式各樣色彩鮮豔的熱帶魚類。
另外,巴里島的土藍奔(Tulamben)也是很棒的潛水聖地,是潛水達人們每年必定多次造訪的地方,海底景觀有著名的自由號沉船,現已經變成魚礁,就像是魚兒們的海底樂園。或是印尼的潛水天堂四王島(Raja Ampat),受到國際保育組織及美國自然保育協會所認定之世界遺跡之一,全世界75%的珊瑚品種都可以在這裡找到,為珊瑚礁保護得最好的地方,並有提供船宿潛水,幸運時可見到最大長達12公尺的魔鬼魚(Manta)在身邊遨遊,那水下的壯闊,可是難忘的潛水體驗。
海底保育 每人皆可盡一份心力
海裡的景象變化度很高,潛入探索時總不時會遇見意外的驚喜,像是海底與陸地皆有屬於自己的聲音,身處海中,如同在海裡飛翔,潛者常常可以感受到心中的那一片寧靜,「仔細聽,可以聽到魚在啃食珊瑚的聲音,那是海裡才有的音樂。」視海如家的Yorko笑著分享道。
只是,人們長期對海洋漁類的過度補撈及全球氣候暖化的影響,海底的生態正以難以逆轉地速度在變化著。以台灣來說,雖然四面環海擁有豐富海底景緻,但因為過往不懂得保育,海底環境遭到破壞,十分可惜。幸好,近年來海洋保育意識逐漸抬頭,人們開始注重海底的生態環境,因而,對每一位喜好海底世界的潛者來說,欣賞魚群風光時,請勿任意抓取碰觸,一方面避免對魚群造成傷害、另一方面也是避免碰觸到有毒生物,確保安全;或是從海底隨手帶走什麼,皆可能造成生態的不平衡,在享受潛水的自由時,也一同協助海底的生態維持,讓這樣的美麗能夠永續長存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