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材於自然,花藝與植栽成就了生活裡的美,而我們在如此的美好之中,也尋求著與自然共好。
SPACE
& PLANTS │質物霽畫
李霽
李霽,一位植物空間設計師,空間與植物之於他,皆擁有著無限的可能性。身為一位擁有建築訓練背景的人,建築,是他背後重要的滋養,而這三年來,與植物相處的時光,則是一種醞釀,他持續摸索著各個空間的動線與其所敘述的個性,再依循著這些線索來選擇合適的植物或花朵,讓環境與生態在互動之間,拿捏了平衡,型塑出獨特的語彙,讓美學得以藉此被訴說。
思維偏向直覺型的李霽,對於自己的創作採用了一種緩慢的速度。對他來說,植物類創作極大多數仍舊是因應人的需求而生,如同生活中某種養份的供給,有其必要性卻仍舊需要被反思,所以如何適當運用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元素,避免落入快速的消費機制,並且仍舊能從中透過雙手與感知,與環境進行對話,便是他持續思索著的概念。因而,每一場來到他面前的設計案,他不僅認真面對,更是細細咀嚼著每一個要件,經由整合,再刻劃出一次比一次精準的空間語彙。李霽,用這樣的緩,來表達自己對於生態的重視,而對於未來,他期望能夠從現在的身份出發,將生活、空間與植物相互揉合成為一體,那時大自然將不再是遠距之外,而在存在於每一個空間中,融入生活的每一次呼吸。
『該以什麼樣的速度去累積植物計畫,並且思考在每一次執行中,所要累積與衍生出的價值是什麼,才是讓人能感到踏實的創作。』─李霽
REBORN
& ENDURING│鹿森林
‧ 實驗花廊
源自於大學時候的緣份,林央晶與An
Ko兩個學習設計的人,因為興趣,便決定以花藝為媒介來持續創作,央晶是花藝設計師,An
Ko則是影像與裝置設計師。問道為何取名鹿森林,其意義原來取自宮崎駿《魔法公主》動畫中的森林守護者──鹿,兩人希望藉此將守護自然的概念傳達出去,所以平時,除了依顧客需求量身訂製各式花藝及裝置作品外,也會鼓勵顧客到工作室參與創作,讓創作過程更為貼近使用者的需求,也讓顧客有機會貼近花藝植栽,了解這些植物的背景故事。
對央晶與An
Ko來說,植物的生命其實很長,人們只是借了植物的一段時光,但永續的概念不能被遺忘,雖然大家都在使用大自然的資源,但在過程中是否得以抱持不同的心態,或進而以不同的型式來延續這些生命,這些都是他倆嘗試在做的事情。所以,央晶與An
Ko會把從展場回收的植物花卉置放曬乾,一方面觀察乾燥後的花卉會產生什麼變化,一方面則是進一步運用在創作上,如從2015年夏天開始創作的「Second
Life」攝影系列作品,便是使用這些回收媒材所創造的新生命,同時也是他倆最鍾愛的作品。透過花藝、攝影與裝置設計
,在人與植物之間,央晶與An
Ko期許自己成為一座橋粱,在傳遞美的同時,也連結起更多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。
『褪下的鹿角,講述的是生命留下之後的過程,生活週遭正發生的事情不僅是創作靈感,也是創造連結的時刻。』─鹿森林‧實驗花廊
採訪撰文:鄭蕙質、攝影:石吉弘、圖片提供:質物霽畫、鹿森林。
此文刊載於
《LA
MER 海洋拉娜季刊
2016
春季號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